撰文|鄭雅勻
民國82年10月,臺北市博愛路上的功學社,幾位青年背著電吉他,分別在隔成小間的教室裡教著學生。熱衷搖滾樂的他們,例如石錦航和溫尚翊,那時候還不知道自己將成為臺灣流行樂界的知名人物;另一位靦腆的年輕人林煒盛,也不知道自己將和其他同事們走上全然不同的音樂道路。
民國104年10月,林煒盛穿著輕便、提著一把從隔壁菜市場剛買的蔥,走進咖啡廳接受訪談。在爵士樂好手雲集的紐約歷練十餘年的他,回到臺灣,依然像個樸實誠懇的鄰家男孩。
出生於台南的林煒盛,自幼就對音樂極感興趣,小學舉家遷至臺北後,學了好一陣子的小提琴,卻一直沒有進到音樂班的正規訓練之中。之後,他聽起西洋音樂,因為熱愛六、七零年代的搖滾樂,在高中開始接觸吉他,尚就讀於臺灣大學哲學系一年級時,便已成為博愛路功學社的電吉他教師之一。不過,那時夢想著「當個哲學家」的他,和爵士樂仍是毫無關係的兩條平行線。開始教琴之後,林煒盛慢慢接觸到搖滾樂之外的其他樂風:「那時候偶然聽到一些爵士樂的CD,可是都聽不太懂,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吹什麼?」一位朋友告訴滿心困惑的林煒盛,如果想要聽得懂爵士樂,得像學習搖滾樂一樣,向老師自基礎樂理、和聲學從頭學起。於是林煒盛找了一位老師,和五、六位同學一起到老師家上團體班樂理課。某次樂理課課後,吹薩克斯風的董舜文詢問林煒盛,他們想要組一個爵士樂團,不知道林煒盛想不想一起玩?「只是,」董舜文說,「一個爵士樂團可以沒有吉他,但絕對不能沒有貝斯。」林煒盛思考一陣之後,便轉行去學貝斯。
那時,林煒盛跟隨的老師金木義則,白天在聯合管弦樂團(即現在NSO國家交響樂團)拉低音提琴,其他時間也在林暐哲所創的Baboo樂團彈奏電貝斯,林煒盛決定向老師從電貝斯學起。過了一段時間,老師建議他,如果真的想學習爵士樂,還是得練習低音提琴,因為在一般認知的爵士樂領域裡,電貝斯仍較為少見,於是林煒盛也就一併學了低音提琴。金木老師有時接了數個場子,難免分身乏術,學了半年之後,大學二年級的林煒盛就過起白天在學校上課,晚上到大飯店幫老師代班的日子。「遇上學校的期中考、期末考,其他樂手坐在那裡放空等著上臺,我卻要抓緊時間拼命唸書」,回憶起當年景況,林煒盛依舊印象深刻。
幾次上臺之後,林煒盛慢慢認識了音樂圈內的人,也有人在看了表演之後,主動遞上名片要找他合作。因為數次美好的經驗,林煒盛在大學三年級時決心要成為一名樂手。然而,當年在臺灣的資訊取得非常不易,金木老師因此勸告林煒盛,務必要前往紐約繼續深造。考量到時間與金錢,林煒盛計劃到紐約唸兩年碩士,用最精省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學業,但在準備托福與錄製徵選錄音帶(audition tape)的過程中,林煒盛也數度懷疑,真正的學習必然是在夜晚的jam session等舞臺上,那麼進了學校究竟能習得什麼?當他想通這點,決定把學生身份做為安心待在紐約的憑證時,申請的學校紛紛寄來了錄取通知,數所學校甚至給了他全額的獎學金。最後,林煒盛選擇了紐約州立大學普切斯分校(Purchase College,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),踏上了他的音樂冒險旅程。
到了紐約,林煒盛平日白天上課,晚上便開一個半小時的車到曼哈頓參加jam session。大部份的jam session時間約是半夜12點到清晨5點,參加人數眾多,在報名表單上簽了名字之後,等待兩、三個小時才上臺也是常有的事。有時林煒盛提早到了現場,就會從後車廂拿出準備好的睡袋、調好鬧鐘,先在車上小睡一下。但好幾次實在是睡得太熟,一覺醒來,外頭天已悄悄地亮了。這樣的日子過了大約兩個月,林煒盛覺得自己只要再多加強一些不足之處,應該能夠在當地生存。為了儘早達成自己的目標,林煒盛戒掉了吉他,專心彈奏低音提琴,「因為紐約是非常專業的地方,並不允許一個半調子。」
對於林煒盛來說,jam session既是殘酷舞臺,也是進步契機。儘管上臺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,又常會因經驗不足遭人擺臉色,而其他時間也僅能坐在臺下等候或觀看,林煒盛卻不以此為苦。他仔細觀察樂手們的互動,聽到不認識的歌,會詢問身旁樂手後把曲名抄下,過幾天便到唱片行買下CD回家聽熟,有時被他人嘲笑或白眼以對,他也不以為忤,反而藉此來審視自己的真正程度,並且努力張開耳朵聆聽,讓自己一次比一次更加進步。「爵士樂是非常依賴耳朵的藝術」,林煒盛說。jam session舞臺上,不僅不能帶譜,若有樂手要求轉調,也得立刻照做,這並不僅是依靠記憶能力,而是真正的通曉和聲,將和弦內化在心中。透過一次又一次jam session的磨鍊,林煒盛從曲目的熟習到心態的輕鬆,終於一步步地邁向職業樂手之路。
林煒盛說:「做為一名職業樂手,和聲是最基本的語言。好的職業樂手靠的不是默契,而是實力。」身在「世界爵士之都」的紐約,爵士人才濟濟,出門做場時遇到的樂手總是不同,表演前也不會有排練的機會,但是到表演現場後,第一個音落下,全團的拍子卻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。聽眾常以為這樂團至少已經為此排練無數遍,但事實上,一次都沒有——樂手們甚至不認識彼此!
關於爵士樂的學習,林煒盛說:「學音樂應該要用耳朵去學,而不只是用頭腦去學。」許多人在學習樂理後,知道哪個音階可以搭配哪個和弦,之後每次solo遇上那個和弦便永遠都只跑那個音階,林煒盛認為,「這樣根本就是在算數學!」然而,學校並無法直接教導學生如何感覺音樂,只能傳授音樂上的規矩,面對這個狀況,林煒盛分享:「我在美國遇到很多樂手,他們都是從小開始接觸樂器,東玩西玩後就知道哪個音好聽、哪個音不好聽。當他玩了好一陣子,甚至在外頭有個樂團、有點名氣,才進到學校學習規矩。這種人進到學校,是讓規矩印證自己所學,而非學了規矩後,一輩子都被限制在框架之中,而不靠耳朵和感覺。」
民國88年旅居紐約至今,熱愛音樂的林煒盛,從一個惶恐的小伙子,蛻變成目前紐約唯一臺灣出身的職業爵士樂手。林煒盛認為在音樂的世界裡,答案並不是他人給的那個唯一,而須透過長時間的嘗試才能獲得。就算自己找出了最佳解答,這個答案也將隨著時間與個人學習歷程而有所變動。「音樂永遠沒有標準答案」,林煒盛堅定地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