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

台大合唱團:新詩與合唱

台大合唱團:新詩與合唱

作者|台大合唱團音欣部

  古今中外各式各樣的詩常常是作曲家譜曲的繆斯,今天為大家介紹兩首各從徐志摩、席慕蓉的詩譜寫而成的合唱曲。



  本曲歌詞取自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席慕蓉的詩集《七里香》。席慕蓉(1943─)生於重慶­,蒙古族人,蒙古語名穆倫席連勃。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後,赴比利時留學,就讀於­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,專攻油畫。返國後,席慕蓉任教於新竹師專美術科,曾以各式筆名­於中央日報副刊、聯合報副刊發表作品。1981年,席慕蓉出版第一本詩集《七里香》,­空前熱銷,短時間內重印多次,一時洛陽紙貴,從此席慕蓉兼具畫家與作家身分,多次舉辦­畫展、發表詩作與畫作,也出版散文集。

  關於本詩之詮釋,一說為作者將男女之情與佛教傳說結合,透過五百年漫長時間與細緻刻畫­的場景,表現對於仰慕者真摯不渝的愛情。人化身為樹是全詩主要意象:慎重的花是五百年­來的盼望;顫抖的葉是將見面時且喜且憂的心境。然而,等待的人無視地走過,真摯的盼望­化作無緣的淒楚凋零滿地。深切的哀愁與失落,在空氣中低迴不已。

  席慕蓉本人則有另一種詮釋:〈一棵開花的樹〉是寫給自然界的情詩。有一天,席慕蓉坐火­車經過苗栗山間,火車從長長的山洞出來後,他無意間回望,看見坡上一棵油桐開滿了白色­的花。他心想,如果沒有自己那回頭的機緣,樹上的花朵是否就只能自開自落、紛紛凋零?­於是他將自己擬為一棵開花的樹,為自然界的美麗生命發聲。

  作曲者劉新誠(1980─),波士頓大學音樂碩士。曾師事許恆雄、陳盤安老師,在美鋼­琴師事Anthony di Bonaventura,作曲師事Martin Amlin、Smauel Headrick,曾獲獎學金於波士頓柏克里音樂學院(Berklee College of Music)修習電影配樂。在美期間,經常參與美國地方百老匯音樂劇演出,並曾擔任P­arkway Orchestra的助理指揮。

  全曲由鋼琴伴奏開端,烘托出佛教因果輪迴的「宿緣」之感;接著女聲與男聲先後唱出柔美­的主歌,緊扣女子等待愛情的執著。進入副歌後,先由鋼琴起落的十六分音符配合溫暖的人­聲道出等待的熱情,旋律再轉為凝聚、哀愁,帶出女子由熱情轉為等待成空的憂傷。

  男聲引出第二次主歌後,鋼琴發展為更豐富的三十二分音符,在澎湃起落的琶音中,各聲部­依序唱出「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」,將全曲推向高潮。轉調後副歌旋律再現,內聲部透過­交替流動的八分音符增添層次變化。最後,千迴百轉的悵惘情緒逐漸平息,曲調漸緩,由寧­靜的四部和聲,與鋼琴富神祕感的和弦終結全曲。




  第二首歌曲選自徐志摩同名詩作〈雪花的快樂〉,選自《猛虎集》,曲為青韵合唱團於200­9年委託作曲家周鑫泉創作。

  徐志摩(1897─1931),原名章垿,字槱森,小字又申,後改字志摩,浙江海寧人­,以詩文享譽文壇,吟詠自然與愛情,富於浪漫思想,詞藻華美,重視聲律。著有詩集《志­摩的詩》、《翡冷翠的一夜》、《猛虎集》、《雲遊》等;散文集《我所知道的康橋》、《­落葉》、《巴黎的鱗爪》、《自剖》等。前妻張幼儀後移居紐約,協助出版了台灣版《徐志­摩全集》。

  〈雪花的快樂〉寫於1924年底,最初發表於《現代評論》第一卷第六期。根據寫作時間推論,本詩是徐志摩寫給陸小曼的情詩,但也有文學家根據內容用字,抱持反對意見,認為這首詩是寫給難以忘懷的林徽音。相關的論述至今尚無定見,詩中的曖昧增添了後代讀者的遐想。

  作曲者周鑫泉,生於台北,祖籍江蘇金壇。就讀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時,曾擔任青韵合唱團­伴奏;畢業後,赴美取得波士頓大學(Boston University)鋼琴演奏、大鍵琴演奏碩士學位與早期音樂演奏博士學位。曾創作­〈古愛爾蘭的祝福〉(Old Irish Blessing)、〈茵湖島〉(The Lake of Innisfree)等受歡迎之合唱曲。近期作曲、編曲作品多為青韵合唱團委託創作,並由該團首演,包括:改編自李達濤作曲的〈再別康橋〉(2008)、三首以徐志摩新詩­為主題的作品〈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〉、〈去罷〉、〈雪花的快樂〉(2009)­。

  本曲始於鋼琴如流水般的導奏,象徵代替詩人出場的雪花。雪花輕盈飛舞,樂韻亦時而輕靈­、時而豪爽。隨後出現的九個「飛颺」和三個「消溶」,作曲家嘗試創造瀟灑溫柔又優美纏­綿的意境,讓悠然歡愉的樂音,帶領聽眾溶入雪花所嚮往的「她」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